undefined

書名: 電子商務雲端時代Electronic Commerce(第四版)
作者:劉文良|出版:碁峯|初版:2015年

概念篇的內容就初學者來讀的話,就像課本一樣的條列式很多相關的事件及論點,用字遣詞較不口語化,甚至某些描述很難意會,項目的小標及內文說明的關聯性也會有些文不對題的感覺;部分概念沒有舉例說明,較難意會;很多舉例都是國外網站,較無親和力。

 

|以下為《概念篇》重點整理|

本書分為五大篇共十四章,以「理論」、「實務」、「實作」三個導向為主要設計,十分適合企業管理系、行銷管理系、資訊管理系、工業工程管理系、餐旅管理系作為電子商務的教學用書,也非常適合對於電子商務有興趣的社會人士作為自修學習之用。另加贈PDF電子書(TWE-Commerce安裝設定、TWE-Commerce進階設定與管理、TWE-Commerce網路商店經營)

概念篇 CH01.電子商務的本質
CH02.感性電商興起
CH03.電子商務經營模式
CH04.平台商務
策略篇 CH05.從實體到實虛整合
CH06.從虛擬到虛實整合
CH07.電子商務的價值創造流程
CH08.組織轉型與虛擬企業
基礎篇 CH09.電子商務顧客介面與顧客關係
CH10.電子商務的金流與安全機制
網路行銷篇 CH11.網路行銷的基本概念
CH12.4P+4C
CH13.網路行銷的重要議題
行動化篇 CH14.行動商務

 

CH01.電子商務的本質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網際網路(Internet)+商務(Commerce)
經濟部商業司將它定義成「電子商務是指任何經由電子化形式所進行的商業交易活動」,綜合各種定義可知電子商務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的方式,企業可將其產品、服務、廣告及所要提供之資訊等訊息,透過網際網路提供給消費者或合作夥伴,他們可以藉由企業所建置的網站伺服器獲得所需的資訊,並且也能直接在企業的網站上訂購商品或是從事相關商務活動」。

電子商務的本質是「商務」而非「電子」。

依據銷售的產品(服務)銷售流程參與者之數位化程度可將電子商務分成八種商業模式,其存在兩個極端(傳統實體商務與純電子商務)。

純電子商務(Pure dot-com):數位產品+數位流程+網路配送
實體商務(Brick-and-mortar):實體產品+實體流程+實體物流
虛實整合經營模式(click and mortar):例如網路購書

電子商務的七流(7):商流、物流、金流、資訊流、人才流、服務流、設計流

商流:是指資產所有權的轉移過程,例如銷售管理、通路管理、商品企劃等等,著重在網站的設計。
物流:是指實體物品流動或運送傳遞,例如儲運、保管、供應商管理等等,著重在廠商如何將產品送至消費者手上。
金流:是指錢或帳的流通過程,例如財務、稅務、會計等等,著重在付款系統及安全性。
資訊流:是指資訊的交換,即上述三項流動而造成的資訊交換,例如經營決策、管理分析等等,著重在粉絲影響力。
人才流:培訓網際網路暨電子商務人才。
服務流:將多種服務順暢地連接在一起。
設計流:針對B2B的協同商務設計強調資訊共享;針對B2C的商務網站設計強調顧客介面的友善性與個人化。

電子商務的特性(8):全年全天無休、全球化市場、個人化需求、成本低廉具競爭性、創新性的商業機會與價值、快速有效的互動、多媒體資訊、使用方便且選擇性多

電子商務的效益(3):對消費者的效益、對企業的效益、對社會的效益

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的原因(3):整體科技環境的挑戰與壓力、因應顧客需要、企圖掌握傳統商業活動中的價值(失敗原因有二:不了解、缺乏評估成效方法與工具)

電子商務的發展

一、電子資金轉換(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EFT):EFT、ATM
二、電子資料交換郵件服務(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EDI、Email
三、線上服務與知識分享: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
四、網路發展(Internet)與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

電子商務的趨勢

1.共享經濟的五大精髓:激活閒置資源、傳統商業的資源出租和仲介將滅亡、資源「擁有權」和「使用權」拆分、共享經濟才剛起步、產品和生產更平坦

2.群眾募資平台:是社會大眾透過小額資金的贊助,發揮群體集結的力量,支持個人或組織使其目標或專案得以執行完成。使C2C模式由生產銷售端延伸至資金募集端,打破傳統資金的取得管道。
例如:KickstarterFunders ClubFlying V嘖嘖

優點:提供創業資金且無自備資金負擔,可維持創意與營運的獨立性、測試市場,降低生產成本及營運風險、強化行銷,增加曝光率
缺點:募資平台缺乏擔保機制、缺乏智財權的保護,創意易招標竊

3.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藉由電子商務平台達成交易、進行跨境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

1.B2C企業對消費者:例如戴爾電腦(Dell)在網路上賣電腦是B to C的經典,他們創造了接單後生產(Build to Order,BTO)模式,降低管理庫存與資金積壓的風險。

2.B2B企業對企業:例如消費者訂一部轎車,從訂單出去到交貨完成這中間會往來於汽車廠和上游零組件、下游經銷商等,因此目的是讓「供應鏈」與「配銷鏈」管理的自動化,透過Internet節省成本增加效率。

3.C2C消費者對消費者:例如eBay拍賣

4.P2P點對點: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例如ezpeer。

5.O2O(Online to Offline):「將消費者從網路線上帶到線下實體商店消費」或「將消費者從線下實體商店帶到網路線上消費」。

團購(Group Buying),是指消費者即和親朋好友增加購買數量,藉此向賣方議價。團購通路這種交易模式,由繁複的過程簡化到直接生產端與消費端的交易,降低雙方的交易成本。
網路團購(Business to Team,B2T),是指互相不認識的消費者借助網路的網聚力量來聚集人與資金,加大與商家的談判能力,以求最優的價格。
團購網:GOMAJI17Life福利網愛合購GoodLife半價團購123團購

6.閃購(Flash sale):是一種B2C的交易活動,起源於法國網站Vente-Privee在極短的時間內臨時性做出大幅降價優惠,時間非常短,過了這個時間就沒有這個優惠。

特徵:品牌豐富、時間短暫(1~7天)、折扣超低(1~5折)


CH02.感性電商興起

新經濟法則(15)

1.摩爾定律(Moore's Law)
CPU能力每18個月會成長一倍
新的摩爾定律(New Moore's Law)-光纖定律:網際網路頻寬每九個月就會增加一倍的容量而成本降低一半

2.梅特卡菲定律(Metcalfe's Law)
網路的效用將與使用者數目的平方成正比

3.擾亂定律(Law of Disruption)
科技以快速的、突破性的跳躍而進步著,但商業結構體制、社會結構體制及政治法律結構體制的演化卻是漸進的,因此這期間產生了鴻溝。

4.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
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總使用人數。
主要決定於:直接實質影響(direct physical effect)、間接影響(indirect effect)、售後服務(post-purchase service)
正向網路外部性(positive 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許多人都已擁有或購買某種商品的情況下,消費者希望能夠擁有或購買此商品的意願增加。
負向網路外部性(negative 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消費者會因為購賣或擁有某商品的人數增加而減少擁有或購買該商品的意願。
直接網路外部性(Direct Internet Externality)是指隨著更多消費者加入,能使產品價值更加增加或減少。
間接網路外部性(Indirect Internet Externality)是指隨著互補品或耐久品之售後服務的增加,消費者享受的價值越增加。

5.正反饋循環
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產品的價值愈來愈受青睞而吸引更多人使用。導致大者恆大,弱者愈弱定律。

6.報酬遞增
所有資訊可被以數位形式創造、傳遞及儲存,把產業某種程度上都變成「知識產業」,當越過某一門檻後其報酬即可隨每個單位的投入而不斷增高。這個模式初期的營收增長相當緩慢,經過一段時間後營收會突然遽增,同時單位成本也會穩定下降。

7.需求面的規模經濟
實體世界講求「供給面的規模經濟」,也就是當生產規模愈大單位生產成本愈低;而數位產品的開發成本高但再製成本很低,因此不會影響單位生產成本,為了降低很高的開發成本,會需要更多的消費者採用,形成需求面的規模經濟。

8.明顯獨占(贏者通吃)
當市場規模較小而維持最低生產規模較大時,有時由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可能會比較經濟,而報酬遞增律會造就自然專賣者,也就是明顯獨占。
電子商務的發展不應由還有多少網站生存來決定(供應面),而是應該由多少人上網來決定(需求面)。

9.外顯供給增加
現實生活中得消費者會被市場所限,而網路的出現則大幅增加消費者的選擇。比價搜尋網的出現更是。

10.客製化定價
當再製成本接近於零定價應以消費者的價值去定,因此差別訂價更為適當。大量量身訂做、內容個人化、產品分版等都是常用策略。

11.動態交易
消費者市場將會變得更有流動性,對供需改變的回應也會更加敏銳,變得更加動態。

12.套牢效應(Lock-in Effect)
是指資訊產品有強烈系統化特質,若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消費者若要轉換單一的產品便需要付出極大的成本。

13.史特金定律(Sturgeon's Law)
任何事物其中得90%都是垃圾。

14.長尾效應(Long Tail)
經由科技得帶動,過去一向不受重視、少量少樣的小眾商品,卻能變成比一般最受重視的暢銷大賣商品(big hits)有更大的商機。

15.距離經濟理論
在傳統經濟模式下,距離是商業經營的主要保護與障礙,若能利用網路的特性與優勢解決「某些距離問題」,就能找到商機和營利點。
核心精神:最大限度地發現並縮小網路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找出目標市場的空白點、透過拉動「距離」來建立穩固的全球合作範疇。

Web 2.0基本概念

Web 2.0是由一系列經濟、社會、技術趨勢所共同形成的次世代網路的基礎,是一個更成熟且特殊的媒介,其特徵為使用者參與、開放以及網路效應。

Web1.0演化到Web2.0現象
現象 Web1.0 Web2.0
行為模式 下載、閱讀(Read) 上傳、分享
內容單位 網頁(Page) Post/Record
基礎架構 Client/Server Web Services
內容創造者 網頁編寫者(Web Developers) 任何人(Everyone within Group)
主導者 電腦玩家(Geeks) 大量業餘人士(Mass Amatuerization)
主導權 網路企業 個人
線上新聞 入口網站的新聞服務 RSS訂閱
社群媒介 聊天室 部落格
商業模式 販賣產品為主 提供服務為主

 

 

 

 

 

 

 

 

Web 2.0將造成社會主導權的移轉

媒體的詮釋權:由「大眾媒體」轉向「部落客與公民記者」

專業的把關者:由「專家學者」轉向「眾人智慧」

Web 2.0三個層面
價值(Value)
  • 使用者兼具生產者(User as producer)
  • 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
  • 不斷創新改良(Perpetual beta)
  • 使用極為便利(Extreme ease of use)
應用(Application)
  • 部落格(Blog)
  • 維基(Wiki)
  • 播客(Podcast)
  • 簡易資訊聚合(RSS feeds)
  • 標籤(Tagging)
  • 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s)
  • 搜尋引擎(Search engine)
  • 大型多人網路遊戲(Multiple player online games)
技術(Technologies)
  • Ajax互動式網頁應用程式
  • 可擴展標記語言(XML)
  • 開放式應用程序介面(Open API)
  • 微格式(Microformats)
  • (Flash/Flex)

 

 

 

 

 

 

 

 

 

 

 

 

但可惜的是,從Web 2.0所能獲得的收益遠少於Web 1.0;Web 1.0賺到錢,Web 2.0賺到人氣。

Web1.0發展至Web2.0的五大驅動力

1.真實全球連結(Truly Global Connected)
網路連結了全世界,三十歲以下的使用者又稱為「數位原生族」(Digital Natives)。

2.常駐線上(Always On)
由於寬頻大幅提升,上網成本下降。

3.廣泛的網際網路存取(Pervasive Internet Access)
任何時間、任何網路、任何地點、任何裝置,都可以得到網路內容。

4.低起始成本(Low Startup Cost)
由於開源軟體及相關硬體的成熟,加上電腦及伺服器價格大幅下降,資訊委外服務的成熟,行銷成本降低,使得創業成本低。

5.使用者參與(Customer Engaged)
由於部落格、相簿分享、影音分享等網站讓使用者得以透過創造與分享內容,與其他使用者互動等方式彼此交流。

Web2.0核心概念:U.S.E.R

U=Unconstraint無限制
使用者從原本被限制、缺乏主控權、只是被動接受訊息的角色轉變成訊息的主導者。
使用者角色的轉變:消費者轉為協力者。
使用者關係的轉變:在開放的討論架構下使用者互相監督,使的知識可以累積,並凝聚強大力量。

S=Service服務
網站內容服務化,以服務大眾為導向,並重視使用者體驗與感受,真正實踐「網路平台」的精神。

E=Externality外部性
指一個相容的系統,經由眾人的參與,增加使用的方便性,進而吸引更多人使用。

R=Reward報酬
可歸納出七大獲利來源:商務(Commerce)、會員(Membership)、廣告(Advertisement、行動(Mobile)、拍賣(Auction)、內容(Content)、虛擬物品(Avatar)。

Web2.0服務型態(3)

  1. 服務提供型:例如部落格、影像分享網站等;此類型收入來源多為廣告、置入性行銷、資料分析、版權販賣。
  2. 服務支援型:此類型收入來源服務平台提供,也有可能透過服務提供型業者間接向終端使用者收取費用。
  3. 服務利用型:此類型本身沒有收入,是藉由活用Web2.0與商品研發等企業功能結合來尋求效益。

 

Web2.0應用服務(5)

  1. 混搭服務(Mashup):重點在於網站的內容與功能大多來自其他網站,例如UrMap
  2. 網路軟體(Webware):網站本身會提供使用者一套自製的軟體供下載。
  3. 社群共享平台(Social Media):網友把內容上傳到網站,進而形成該網站的內容,例如無名小站。
  4. 社群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網友間依據各項理念、主題在社群網站中成立不同團體,例如愛情公寓;SNS有三種意思:社交網站、社會網絡服務、社交軟體。
  5. 播客服務(Podcast):它能透過RSS訂閱功能,讓聽眾及時下載電台或網站上最新的MP3檔,以手邊的Pod進行收聽。

 

Web2.0應用技術(3)

  1.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簡單來說AJAX是一個網頁的互動新方式,這個方式能讓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僅傳遞或接收小量資訊,盡可能讓使用者體驗到有效率的回應。
  2.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種將網頁最新訊息及頭條新聞同步發送給訂閱者的新機制。其特點有:即時性、具有成本效益、統一標準的<Tag>、可整合在電子郵件、隱私性和安全性。
  3. Ruby in Rails:是以Ruby語言所開發的開放式原始碼程式開發框架,其設計概念為「別重複同樣事(Dont Repeat Yourself)」、「慣例優於設定(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並按照MVC(Model-View-Controller)結構所開發,可支援網路應用程式的功能、生命週期,並具備整齊劃一的觀點。

 

Web2.0典範

維基(Wiki)

Wiki是一種網站應用技術,使用Wiki系統的網站稱為Wiki網站;是一種可在網路上開放許多使用者建立與連結網頁、共同創作的編輯平台,它包含一套能夠創造、改變HTML網頁的系統,再加上一套能夠對於所有變更進行紀錄以及編目的系統,並可對於變更進行還原。最知名的就是維基百科(Wikipedia)。

臉書(Facebook)

主要提供社群網絡服務,原本僅是大學生彼此互動的交友平台,在取消身分限制開放自由註冊後,立刻竄升為全球十大最後歡迎的網站之一。FB積極地進行各樣網路的「參與」、「分享」、「集體」行為,這造成新的網路黃金時段;隨著FB的走紅,許多商業應用也隨之出爐。除了建立公司頁面發布資訊,也有許多公司透過應用程式來加深品牌印象。

企業的進化

Enterprise 2.0
用以形容Web2.0科技已經蔓延到企業應用領域的趨勢,其核心概念強調企業若能活用具有「STATES」特質的Web2.0應用,可以對企業資訊管理產生極大助益。除了Links是Web1.0就已存在,其他五點都是在Web2.0被凸顯及強調。三大元件:軟體、資料、網路。

Search(搜尋):在搜尋引擎上排得越前面的搜尋結果越有商機。
Links(連結):開放製作企業內部連結的權力會使企業網頁產生更多價值。
Authoring(寫作):多數人都具有發表意見分享看法的意願,促進意見交流,才容易串接起彼此的看法。
Tags(標籤):開放分類權限,不再由系統管理者這類少數人決定。它最大的價值在反映知識工作者實際使用資訊的結構與關係,一但累積足夠的量就能產生豐富的意義。
Extensions(延伸):例如使用Pandora這個音樂網站,使用者只要輸入一個音樂家或曲目後,可以透過喜歡或討厭的選項來產生下一首曲目,透過簡單的應對和模式的累積就形成使用者獨具的聆聽曲風。
Signals(信號):動態地掌握知識內容的改變,例如RSS機制。

工業4.0
是指第四次工業革命,由德國人提出。德國人認為,工業4.0將資訊技術與工業技術在製造領域更高度融合,造成資源、資訊、物品和人相互關聯的「虛擬網路-實體物理系統」(CPS)的導入。在IT自動化生產中,自動化是核心;在工業4.0中的智慧生產,人的智慧與經驗才是核心。簡而言之,工業4.0的概念即是透過供應者與需求者間智慧經驗的分享,來達成最有效益之成果。

社群製造(Social Manufacturing)
社群生產改變了企業和外部個體的關係,消費者從被動變的有主動權,社群生產重塑了商業的成功模式,在生產的過程中必須與使用者更緊密結合。社群製造有三大元素:開放原始碼硬體(Open Hardware)、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群眾募資。

電子商務再進化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是指使用者經由終端裝置,透過網路連接遠端伺服器,用以提供資料存取或應用服務的模式。換句話說,所有應用軟體及資料都放在網路上。承襲自「分散式運算(Distributed Computing)」以及「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分散式運算是指將大型工作區分成小塊後,分別交由眾多電腦各自進行運算再彙整結果。而雲端運算及網格運算都是分散式運算的延伸,網格運算著重在整合眾多異構平台,雲端運算著重在本地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利用網路取得遠方的運算資源。

雲端服務意即網路服務,衍生出三種服務。它的成熟來自虛擬化技術的普及、連網裝置及速度的增加。可分五大類

  1. 設備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指專門提供設備或專業,協助企業建置或使用雲端運算服務的廠商。
  2. 平台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是指將多種不同的應用軟體整合在同一個介面下,例如google。
  3. 軟體服務(Soft as a Service,Saas):是指各類軟體安裝在網路上,只要上網就可使用。

 

  1. 私有雲(Private cloud):是將雲端基礎設施與軟硬體資源建立在防火牆內,以供機構或企業內各部門共享數據中心內的資源。
  2. 虛擬私有雲(Virtual Private Cloud,VPC):存在於共享或公用雲中的私有雲。
  3. 公用雲(Public cloud):第三方提供一般公眾或大型產業集體使用的雲端基礎設施。
  4. 社群雲(Community cloud):由幾個組織共享的雲端基礎設施,他們支持特定社群,有共同的關切事項。
  5. 混合雲(Hybrid cloud):由兩個或更多雲端系統組成雲端基礎設施,這些雲端系統包含私有雲、公用雲、社群雲等。

 

雲端服務的安全議題(10)

  1. 使用者身分識別的整合:對於使用者跨越多個不同的雲端服務之間的身分識別問題,以及對於使用者是否採行聯合的身分識別機制(例如Security Assertion Markup Lang,SAML),進行不同服務供應商之間的統一識別方式,須要評估考量。
  2. 權責與資料所有權:使用者將本身所擁有的資料送到雲端服務的供應商之後,對於資料的控制權將下降,而必須依賴雲端服務的供應商,這影響原本對於資料保護的責任以及資料的所有權。
  3. 法規上的適用性:雲端服務的供應商可能來自世界各地,因此對於各國的法律問題許多情況下並不一致。
  4. 業務持續運作與彈性:當災難發生時由於仰賴雲端服務不能很快地進行資源調配,缺少管理上的自主與彈性。
  5. 使用者隱私與資料的再利用:使用者在網路上所填寫發布的資訊,服務平台沒有詳實的說明將如何使用這些資訊,會對隱私造成影響。
  6. 服務與資料的整合:須確保所擁有的資料在雲端服務上的安全性、確保在運用及傳輸的過程中不會對服務與資料本身造成危害。
  7. 多種租賃與實體安全:使用雲端服務的使用者大多共享資源及服務,因此無法掌握實體上的隔離,須確保不被干擾涵蓋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的考量。
  8. 事件分析與鑑識的支援:當資安發生時,向服務商要求系統日誌是相當困難的,取得服務商的支援多寡將影響對資安事件的掌握程度。
  9. 基礎設施的安全:必須將這個列為風險評估。
  10. 非生產環境的揭露:使用雲端服務開發時整個發展的環境可能會有外部的攻擊或是對資訊取得探測,須列入風險評估。

 

感性電商:不再拚價格與速度
電商長期以理性競爭為主,比便宜、比速度、比便利、比規模,但自從淘寶興起,一般企業已很難與淘寶競爭,因此由理性轉向感性競爭,比訴求、比溫度、比故事、比客製化,才能創造高價值。
感性電商有六大特性:

  1. 策展性:策展型的電商是看一個秀、享受一個情境,激起購買慾望後購買選項才會出現。
  2. 故事化:結合產品價值與想法。
  3. 導購型:例如PinterestTumblr
  4. 衝動性:注重營造購物氣氛,讓消費者的衝動性購買在當下有出口。
  5. 客製化:為消費者設想,結合地點資訊,並運用大數據分析提供客製化資訊。
  6. 影視化:藉由影片勾勒出消費者想買的慾望,讓消費者買東西自然而然,沒有壓力及目的性。

 

跨境電商
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借助網路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透過跨境物流將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的交易過程。建海外倉是趨勢,一方面實現當地化,容易取得當地消費者的信任,另一方面節省成本。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是BBC;跨境電商=跨境貿易(B2B)+當地化電商(B2C)。


CH03.電商經營模式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是一系列有規劃的活動,用以從市場上得到利潤。

商業計畫(business plan)是說明企業商業模式的文件。

電商的商業模式(e-business model)目標在使用和產生網路與電商的正面效應。

傳統的商業環境所遭遇的議題

  1. 地理環境之區隔:造成商業市場之限制,買主無法找到合宜之賣主提供滿意之產品或服務,供應商也無法找到合適的顧客,導致整體經濟資源之錯置與浪費,買賣雙方迫切需要一種發現對方或被對方發現的機制。
  2. 企業間聯繫與互動之頻繁:因企業運用人力來管理企業間複雜之聯繫與互動,導致作業流程中缺乏效率,且易產生錯誤,細微錯誤之產生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資源加以修正,導致營運效率大幅低落。
  3. 充斥過多的產品庫存:缺乏相關產品各項計畫之能見度與透明度,主因供應鏈間無法了解其他人的營運計劃導致無法在適當時間做出正確產品組合與產量。

而電商的到來增加了企業價值鏈間的透明度,亦大幅增加產品供應鏈的能見度。

成功電商商業模式的八大成份

1.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定義一家企業的解決方案(產品/服務)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或慾望。

2.收益模式(revenue model):主要描述企業如何獲取收益、產生利潤。

  • 廣告收益模式(advertising revenue model):藉由提供訪客內容、服務或產品資訊,也提供一個廣告場所,然後向廣告主收取費用。例如早期的YAHOO!。
  • 訂閱收益模式(subscription revenue model):會員須要繳會費才能得到更高品質的內容。網站藉由提供內容或服務給會員,然後向這些會員收取訂閱費用。
  • 手續費收益模式(transaction fee revenue model):網站藉由促成或執行交易而向會員或廠商收取手續費用。例如eBay拍賣的二手商品刊登費。
  • 銷售收益模式(sales revenue model):藉由銷售商品、資訊或服務給消費者從中賺取價差。
  • 合作收益模式(affiliate revenue model):藉由為合作伙伴介紹生意收取介紹費,或為其帶來任何銷售結果而收取部分收益。例如MyPoints.com靠提供特別折扣給會員撮合合作夥伴與會員達成交易而獲取收益。有時亦稱結盟模式。
  • 商情媒介模式:蒐集關於消費者及其消費習慣的寶貴資訊,並將其販賣給那些需要得知顧客情報的企業。
  • 經紀模式:扮演市場製造者將買賣雙方聚集起來,並從交易中抽取費用。
  • 經銷商模式:批發商與零售商可在網路上銷售商品或服務。
  • 製造商模式:透過網路試著直接與最終消費者聯繫而不透過批發商或零售商。
  • 社群模式:社群是建立在社群的忠誠度而不是流量。

3.市場機會(market opportunity):代表企業企圖進入的交易空間,以及從這個交易空間可獲取的潛在利潤機會。交易空間代表一個具有真實或潛在商業價值的領域。

4.競爭環境(competitive environment):代表在同一個交易空間運作,販售滿足相同或類似顧客需求的產品之競爭者回應。一般而言,企業可能會面對四種基礎的競爭者:

  • 慾望競爭者(desire competitor):意即消費者希望立刻能夠滿足的其他慾望。
  • 產品類競爭者(generic competitor):意即消費者可藉以滿足相同慾望的其他基本方式。
  • 產品型式競爭者(Product form competitor):意即消費者可以藉以滿足相同慾望之其他產品型式。
  • 品牌競爭者(Brand Competitor):意即消費者可以藉以滿足相同慾望之其他品牌。

5.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一般而言可分成三項。

  • 實體資產:土地、廠房、設備等。
  • 無形資產:商譽、理念、形象等。
  • 能力:可以有效配置其資源的一種才能。

6.市場策略(market strategy):是指企業如何進入交易空間,吸引顧客並從中獲取利潤的所有方法與細節整理出來的計畫。

7.組織發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好的組織結構可以有效實行其商業計畫和市場策略。

8.管理團隊(management team):是最重要的執行元素。

主要的B2C商業模式(7)

入口網站(Portal):就是到其他網站的轉介站,通常他們會提供搜尋引擎讓你找到想要去的地方,大多數的入口網站都致力朝目的網站(Destination Site)邁進。例如GoogleYahooPChome

垂直入口網站(vortal vertical portal)是為特定產業提供資訊及服務的網站,顧客之需求將更明確,易更容易發展個人化需求。例如CIO雜誌

電子零售商(e-Traler):線上的零售商店一般稱為電子零售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陣亡率超過三成,2004年前三大陣亡類型有美容保養、3C、花卉藝品,相較之下旅遊與票務陣亡率較低。電子零售商有兩極化趨勢,規模大、有網路品牌者逐漸拓展實體通路邁向虛實整合,規模小的業者積極運用網拍通路,希望以網拍流量帶動營收並克服網路行銷的難題。

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即是以販售內容,或是以內容來吸引會員收取會費,吸引廣告為業務目標者,為跨資訊、廣播兩大領域下的新產業,提供網友即時、互動以及個人化的資訊,以吸引網友至其網站瀏覽。

內容網站收費服務成功的要點

  1. 必須符合使用者需求。讓使用者動心,想要擁有或使用。
  2. 必須沒有其他競爭者免費提供類似的服務
  3. 必須以價格、品質、獨特性或服務說服使用者成為顧客。

 

內容提供者的關鍵模型

  1. 資訊型態:包含投資決策、教育、新聞等
  2. 資訊分布頻道:包含書籍、報章雜誌、電視、廣播、電影院、網路等

內容提供者的策略分析

  1. 話題:鎖定焦點話題,以不同頻道傳播
  2. 頻道:鎖定頻道,以多樣化資訊傳播
  3. 摸彩袋:多樣化資訊,以不同頻道傳播

 

交易仲介商(transaction broker):提供線上交易服務,讓買賣雙方透過網站方便快速完成繁複的交易程序。例如網路交易下單買股票。

市場創造者(Market Creator):建立一個數位化的交誼空間,讓買賣雙方可以會面、展示商品、搜尋商品,並可議價。例如eBay拍賣

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透過提供改善零售商及顧客之間的互動以降低成本的服務來賺取收入。例如聯邦快遞的interNetShip服務讓使用者可以隨時免費追蹤貨物的情形。服務提供者的價值主張就是提供消費者一個比傳統服務提供者更具有價值、更便利、更省時、更低成本的選擇。

社群提供者(Community Provider):創造數位化線上環境,讓有類似興趣的人可以互動、想法接近的人可以交談,進而取得相關資訊甚至相互交易。它的價值主張是創造一個快速、方便、集中的據點,讓使用者可以專注他們最重要的議題與興趣。一般仰賴混合式的收益模式。

主要的B2B商業模式(6)

電子配銷商(e-Distributor):是指直接為每家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公司,讓企業可以再一個地方一次購足(one-stop)。通常所購買的品項多為維修及作業項目(maintenance,repair,and operation items,MROs)。

電子採購商:賣方加入採購鏈系統等同於在網路或社群進行大規模宣傳一樣,更因電子採購鏈系統平台與買方直接連線來確認商品細節或內容,可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交易市集/交換市集(marketplace/exchange):又稱B2B中樞(B2B Hub)。是傳統市集的電子版,代表買賣雙方能聚集在一起交易的單一地點。分成:

  • 垂直交易市集:提供商品或服務給特定產業。例如鋼鐵業、汽車業、園藝業、化學業等。
  • 水平交易市集: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務給不同產業的公司。例如企業差旅、行銷、財務經融、資訊系統等。

產業聯盟(industry consortia):例如結合美國三大汽車廠通用(GM)、福特(Ford)、克萊斯勒(Daimler Chrysler)成立的汽車零件產業聯盟電子市集Covisint。對買家來說,大部分產品組件都來自同樣的供應商,建立共同的交易平台可以達到採購的規模經濟,降低成本。

私人產業網路(private industrial network):是指企業利用網路(不一定是網際網路)利用電子資料交換(EDI)處理其與各供應商或合作夥伴之間的資訊流及金流。另一個關於私人產業網路的專有名詞「私人交換(Private Exchange)」,是快速成長的B2B型態。

產業網路(industrial network):通常依產業聯盟關係而發展,通常由產業中大型企業所聯合擁有,具有共同目標:在網路上提供一套公正的商業溝通標準、共享及開放技術平台來解決產業問題。例如全球零售交易所(World Wide Retail Exchange,WWRE)基本上產業網路提供比產業聯盟還要多的功能,不過兩者模式越來越接近了。

C2B商業模式
傳統的購物行為或稱為「推式(push)」的販售方式,是由企業將其生產的產品賣(推)給消費者,企業有較多的自主權;而C2B則是由消費者要企業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再由消費者購買,也就是由傳統的「推」轉為「拉(pull)」,消費者握有較多的自主權。例如Priceline.com主要業務是讓消費者自訂所需的機票、旅館、日用品等等的價位再尋求相關的企業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C2C商業模式
是消費者可用來建立與其他消費者間的商業連結模式,拍賣網站就是最好的例子。以eBay拍賣舉例,網站經營者部負責物流,而是協助市場資訊的匯集,以及建立信用評等制度。買賣雙方看對眼,自行商量交貨及付款方式。

P2P商業模式
簡單來說是一種讓個人電腦同時具備伺服器與使用者的技術;點對點的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藉由系統間的直接交換來進行電腦資訊和服務的分享,例如Napster,以及即時傳訊服務如Yahoo!即時通、微軟的MSN。
由P2P架構下所發展的商業模式基本上分成三種:

  1. P2P資源聚集者(P2P Resource Aggregators):主要匯集P2P資源,供P2P利用。
  2. P2P應用(P2P Application):建立在P2P架構上的不同應用。
  3. P2P偕同應用(P2P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主要用以當作人與人的偕同工具。

 

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 Commerce)是指將企業由內至外的所有資源如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顧客關係管理(CRM)等整合起來以達企業分享知識及經驗之效果。

協同產品商務(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則是一套將數個以產品為中心的商業流程整合成一個單一、封閉迴路的解決方案之軟體與服務。

協同商務分四大功能領域

  1. 設計協同商務:包含一切分散式生產及生產客製化與上游廠商間設計資訊流程的分享。
  2. 行銷/銷售協同商務:強調和通路廠商之間資訊、訂單、價格、與品牌等流程的分享。
  3. 採購協同商務:由數個廠商聯合採購以提高議價能力節省採購成本。
  4. 規劃與預測協同商務:協助企業與企業間再規劃、預測階段的合作,以減少供應鏈的長鞭效應。

 

協同商務分三大層級

  1. 非結構性溝通層級:是指合作夥伴間透過非正式管道例如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等進行相互溝通。
  2. 商務交易中心層級:是指進行產品或服務交換的過程,包括下單、付款、送貨等。
  3. 知識/流程交易中心層級:是指企業各部門、合作夥伴與顧客間商業流程、內容及專業領域之知識的交換。

 

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由於每個人思維有限無法用單一思考模式來解決各種問題,而由與他人合作所創造的集體智慧,進而突破個人的私方式,協同便是集體智慧來提升組織的創造力。例如IBM透過Wiki與Podcast讓內部員工知識得以留存。

網際網路產業分為五個層次

基礎建設提供者:提供產品服務用以建構IP為基礎的網路基礎建設公司,例如中華電信、AOL。

應用軟體提供者(ASP):是架構在IP網路基礎建設上,用來進行網路商業活動。可分為商業模式(如Microsoft、Google、ebay、Intel)與行銷模式(如Hotmail、PChome)。

網際網路仲介服務提供者:藉由媒合採購者和銷售者以提升電子市場的效率。例如易遊網、Google、嘉信理財。

電子商務企業:只要是透過網路進行的商業活動,或是像利用網路來改善企業與客戶間的關係,都是電商的範疇。最具代表的Amazon

網際網路內容提供者:透過網路提供各種資訊內容產品和製造內容的服務給消費者與企業都是網際網路內容的提供者,此部分是網路架構的頂層,藉由形成社群留住消費者的青睞為重點。

經營計劃書(Business Plan)(16點)

主要功能:

  • 協助企業釐清策略方向及經營模式
  • 提供企業未來成長的藍圖
  • 協助企業資金募集的需求

 

架構:

摘要:其重點在於將營運計畫的內容簡單地彙整說明。是最重要的部分。包括:

  • 對企業簡單的描述
  • 對企業所提供產品/服務做簡單描述
  • 企業所具有的獨特競爭優勢
  • 主要經營團隊成員
  • 資金需求、投資企業的原因說明
  • 獲利及分紅說明

公司簡介:大致要提到背景、經營何種事業、經營的歷史、如何達到目前這個經營狀態及未來的經營方向。

願景(Vision):企業的長期期望,企業希望能在市場上的地位。

經營使命(Mission):未來的短中長期企業要達成的事情,有別於願景,它必須是可行的。

產品與服務簡介:要說明企業產品及服務未來的發展潛力及獲利性。

產業分析:主要描述企業所處的產業狀況、市場規模、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等等,並為企業找出適合發展的方向。大致可用波特的產業五力分析模式分析:

  1. 現有競爭者
  2. 潛在進入者
  3. 替代品的威脅
  4.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5. 對顧客的議價能力

競爭優勢:分析與現有競爭者比較下產品或服務在價值鏈、顧客附加價值上的差異,及如何發揮與其他業者的差異性與獨特性。

目標市場(Target Market):必須從消費者行為、地理範圍、人口統計、市場大小及趨勢、心理區隔來界定主要顧客群。一般有三種方案可選擇:

  1. 全部市場:以全部的市場做為目標市場。
  2. 區隔市場:依不同性質的市場制定不同的行銷策略以滿足各市場的特殊需求。
  3. 利基市場:選擇一利基市場全力以赴,不管其他市場。

行銷策略:依據企業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優勢,即針對未被開發之消費者需求制訂出行銷策略,制定行銷計畫,選擇適當之訂價方式、廣告促銷、配銷通路等。

營運計畫:主要描述內部的運作計畫及需要什麼設備以產生所需的產品或服務。

經營團隊:應盡可能詳述工作內容、職責、學經歷與工作績效;常用組織圖或團隊職掌是不錯的表達方式。通常包括:主要管理階層3-6人、董事長、顧問群。

投資規劃及所需資源

  1. 招募資金規劃,計劃公司資金招募的來源
  2. 建置期間資金運用計畫
  3. 初期營運時間資金運用計畫
  4. 預估每年資金運用定期計畫

財務預估

  • 銷售預測
  • 五年期損益預測-損益表
  • 現金預算-現金流量表
  • 資產負債表

風險評估:為了讓公司對於所經營市場的風險有所了解,並擬定相關緊急處理計畫來降低風險所產生的損失。可能之營運風險如下:

  • 競爭者的反制動作
  • 管理上的議題
  • 法律上的議題
  • 政府的法規
  • 產品/服務的變動
  • 技術優勢可能喪失的問題
  • 全球經濟的影響與產業週期性的問題

 

整體時程規劃:主要表達企業未來在那些時間點要達成哪些事,讓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執行進度有所了解。

附錄:提供未能在經營計劃書中完整表達的產業資訊或各式調查報告等。


CH04.平台商務

一、電子市集(E-Marketplace)

有四項特色:交易撮合、買賣雙方高度開放、不為某特定集團支配、本身不擁有待交易之產品或服務

五項優點:降低買賣雙方交易成本、賣方拓展新市場新顧客、買方多了產品或服務的可選擇空間、使原本分散且不易取得的市場資訊得以交流、價格能準確反映實際市場

四個發展階段

  1. 電子資料交換(EDI):各自形成封閉網路只透過既有的通訊標準來管制資料傳送工作。
  2. 基礎電子商務:買賣雙方直接一對一在網路上進行交易不仰賴仲介商。
  3. 電子交易市集:新興的仲介商產生並促成一個電子交易市集。
  4. 協同商務:除了注重自己企業內部的流程運作之外,並透過上、下游一起協同合作,整合內外流程。
  電子資料交換EDI

基礎電子商務

電子交易市集 協同商務
彈性Flexibility 低,僵硬的格式 高,開放式標準 高,開放式標準 高,開放式標準
成本Costs 高,專屬網路 低,網際網路 低,網際網路 低,網際網路
支援的商業流程
Business Processes Supported
Batch Orders Catalog  Orders Catalog Plus Auction&Bid/Ask Multiple Orders Forms(B2B interactions)
市場透明度Market Transparency 低Fixed Supplier Base 低No Centralized Market 高Intergeography Transparency 高Intergeography Transparency

 

分類方法:

依交易對象來分(B2B)

  • 由大型買方建立(Buy-side):在此市場中大都是私人廠商,為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以及節省研發成本,通常向外界與技術提供者進行策略聯盟。例如台塑網
  • 由大型賣方建立(Sell-side):此類賣方大多具有市場獨佔優勢。例如CISCO
  • 交易市集(Marketplace):主要收益為訂單撮合與仲介費,幫助買賣雙方快速進行交易,為一個多對多的架構。例如台灣經貿網
  • 內容整合(Content Aggregator):建構並維護多個供應商所需的產品目錄,讓供應商能在交易式集中購足所需的產品與服務節省採購成本。例如台灣產業全球交易市集

依採購項目與採購方式來分

採購項目:製造所需物料(Manufacturing Inputs)、營運所需物料(Operating Inputs)
採購方式:系統性採購(Systematic Souring)、現貨採購(Spot Souring)

依上述不同的採購模式可將B2B電子市集分為四大部分

  1. 營運維護中樞(MRO Hubs)其交易成本高、產品或服務價值低的電子市集,此類市集價值是在提升企業客戶採購流程的效率。例如Ariba
  2. 型錄中樞(Catalog Hubs)以買方為主,扮演與賣方協商的角色;或以賣方為主,扮演虛擬配銷的角色,此類市集價值在降低交易成本。例如Chemdex
  3. 收益經理人(Yield Managers)此類市集價值在提供高度可變動的價錢與需求量、或大量不易變現的固定資產上。
  4. 交易中心(Exchanges)類似傳統交易中心,讓企業採購主管能夠快速取得生產所需的商品或半商品,達到舒緩銷售尖峰產能不足的情況,或銷售淡季產能過剩等供需不平衡的困境。
  製造所需物料(Manufacturing Inputs) 營運所需物料(Operating Inputs)
系統性採購(Systematic Souring) 型錄中樞(Catalog Hubs) 營運維護中樞(MRO Hubs)
現貨採購(Spot Souring) 交易中心(Exchanges) 收益經理人(Yield Managers)

依水平與垂直來分

水平市場(Horizontal Market):跨產業、所交易的產品或服務是任何產業都有需求的。收益來源:每筆交易的佣金、廣告刊登、競標佣金、產品上架、架站
垂直市場(Vertical Market):提供特定所需的產品或服務。收益來源:軟體版權、訂閱

依交易功能來分

  1. 社群(Communities):類似網上貿易雜誌,為特定產業提供資訊與通訊工具;通常收入來源為廣告、銷售佣金、撮合介紹費等。例如VerticalNet
  2. 型錄(Catalogs):賣方導向,提供網下型錄數位化服務,協助買方進行搜尋及一次購足式的採買。大多數這類網站已經和軟體公司聯盟,提出整合企業後端系統、從下訂單到追蹤存貨一律自動化。例如PlasticsNet
  3. 採購中樞(Procurement Hubs):買方導向,為大公司設立採購網站,以便眾多上游供應商前來搜尋銷售機會。例如汽車零件產業聯盟電子市集Covisint
  4. 拍賣場(Auctions):適用於某些性質特殊的產品如舊貨出清、剩餘存貨、易腐物品。可以是賣方導向如AdAuctions.com拍賣剩餘的廣告空間、也可以是買方導向如FreeMarkets.com拍賣工業用材料或儀器
  5. 交易中心(Exchanges):是一種多對多的交易模式,很像股票交易市場;例如座天然氣交易的Altra Energy、為個人工作者提供案子的eLance;關鍵在維持其公正性及獨立性。
  6. 協同中樞(Collaboration Hubs):這是逐漸形成的趨勢,幫助企業完成從設計到製造到配銷的整個流程。例如Bidcom的生意模式就是建置一個多工的線上工作環境。

二、入口網站(Portal Site)
就是提供上網者開始瀏覽網際網路的地方,通常提供搜尋引擎、電子郵件、資訊內容、聊天室和其他服務。它提供一個連結至其他網站的途徑。大多藉由吸引大量的上站者賺取廣告費。

入口網站的類型

  1. 水平式入口網站:提供的個人化首頁與服務的功能使網站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2. 垂直式入口網站:專注在特定領域,鎖定特定的市場區隔,提供較專精且具深度的資訊或內容。
  3. 企業入口網站:連結企業的各利益關係人,提供資訊內容與服務給企業的員工、顧客、生意夥伴及上下游合作廠商。必須使用共同產業標準的瀏覽器。

入口網站發展趨勢

  1. 本土化:符合在地文化、消費習慣、市場狀況、該地網路使用者偏好。
  2. 內容多元化:用以滿足各種需求。
  3. 提供虛擬社群平台:用以凝聚網友的高忠誠度以提高網站流量。
  4. 策略聯盟:為了獲取更多競爭優勢,必須和更多可能合作夥伴結盟。
  5. 實體與虛擬結合:實體與虛擬兩者要平衡,才能提升服務,例如PChome

 

重要案例

雅虎奇摩
雅虎於2000年併購奇摩。

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
提供電子商務、入口網站、電信通訊等網路服務的綜合網路服務商。2000年成立B2C的PChome線上購物,後來陸續成立PChome軟體購物、PChome女性購物、PChome書店等不同的網路商城;主要收入來源為網頁廣告與部分線上收費服務為主;2005年跨足C2C成立PChome拍賣,2006年與eBay共同推出露天拍賣。

三、人力銀行網站
提供各行各業勞資雙方在線上登錄資料的服務,以滿足雙方求職徵才需求的網站。

傳統人力仲介

有七大缺點

  1. 成本昂貴
  2. 生命週期短
  3. 限於當地
  4. 少量資訊
  5. 搜尋時間長
  6. 履歷表簡陋
  7. 媒合機制不理想

 

人力銀行網站提供的價值

對徵才企業的價值

  • 降低招募成本
  • 縮短徵才時間
  • 增加曝光率
  • 接觸廣大求職群體

 

對求職者的價值

  • 降低求職的搜尋時間
  • 獲得求才求職的即時資訊
  • 大量公佈履歷表
  • 其他附加服務

重要案例

104人力銀行
為國內網際網路人力銀行的先鋒。創業階段中的當務之急是創造流量,在行銷經費掛零的前提下創辦人將免費的搜尋器放在200多個網站上為公司導入流量;後來又在網站、報紙買廣告,和媒體進行合作塑造「職場代言人」的形象;採取多角化經營,開始發展其他相關加值服務像是教育資訊網、職場安全網、心理網等多個子網站,加強使用者的黏滯性;為了提供更精準快速的媒合配對效果,分別依據產業別、植物別、地區別等人力資源分類成立104個獨立專業人才資料庫。

1111人力銀行
為東南亞集團的子公司。最先經營的是外籍監護工與外籍幫傭的仲介服務,因此累積了許多高階人脈,才開始跨足經營高階人力資源仲介市場,提供獵人頭服務;2002年將經營範疇擴張至兩岸三地,在上海成立分公司,也與大陸北京國務院人事處簽訂台灣地區獨家代理權,未來台灣人要到大陸國營企業工作都需要透過1111人力銀行辦理;依據所需人才的職務階級與薪資分為網路VIP、至尊服務、獵人頭三個區塊,獵人頭鎖定在年薪百萬且職務達副總階層以上的人才,是目前公司單位獲利率最高的部分。

四、旅遊網站
線上提供旅遊資訊、旅遊交易、旅遊社群互動的網站。從需求面來看,消費者旅遊型態的改變、消費者的自我意識提高,線上訂房及訂票等服務提供消費者一個可以自行安排行程的方式;供給面來說,網路提供一個讓交易與服務資訊透明化的管道,降低了交易複雜度也降低供應商須耗的人力與時間成本,提高經營效能的功用,加速旅遊業市場的成長。

線上旅遊網站的類型

線上旅遊交易網站:最典型的旅遊商品交易網站,由旅行社、航空公司、飯店業者所成立,例如春天旅行社的易遊網、遠航的易飛網、凱薩與亞都等飯店業者的旅遊王等。旅遊業者直營旅遊網站,最大優勢在價格,免去中間商的剝削。

線上旅遊內容網站:部分傳統媒體看好網路旅遊市場的商機,成立旅遊網分佔市場,例如ToGo旅遊雜誌轉型成立的ToGoTravel旅遊網;以旅遊相關資訊內容為網站核心,例如IDTravel以景點介紹為主,強調與藝文的結合,提倡旅遊文學,並提供攝影家、畫家旅遊時所拍攝的作品。

線上旅遊社群網站:以Anyway旅遊網為代表,網站上提供留言板及網路空間,讓網友發表自己的旅遊日記和照片與人分享。

重要案例

易遊網(ezTravel)
在開創易遊網之前,創辦人曾先後建立知名的春天旅遊、泛達旅行社,率先推出「短天數旅遊」、「分齡旅遊」、「主題旅遊」、「個人旅遊」等創意,但因經營理念與事業規劃與舊東家不合而離去;易遊網的經營理念是提供豐富商品、便宜價格、親切服務、高度效率,讓客戶享受優質旅遊服務與締造美好旅遊經驗,將主要顧客群鎖定在年輕人及年輕家庭。易遊網成立之初也是網際網路剛起飛時,為了讓消費者相信這家公司的存在而成立了三家實體店面,等到市場成熟時實體店面的主要功用轉為物流。提供的商品分為:國際機票、國際旅遊、國內機票、國內旅遊、國內外訂房。

易飛網(ezfly)
為國內第一家網路線上旅遊平台。原為遠東航空的一個電子商務專區,後與海外Cayman Island控股公司合資成立易飛網。初期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複合式個人專屬旅遊網站,將瑣碎行前作業簡單化,提供顧客客製化的服務內容;成立之初僅於網路平台提供遠東航空機位之訂位及購票服務,後來也提供國際航班線上訂位購票服務。之後陸續推出國內外套裝行程及飯店、租車、簽證、保險等旅遊相關商品及服務,逐步充實網站上所提供的商品服務完整性,並開始與旅遊業者與網路業者推展結盟計畫。服務項目包含國內外機票即時訂位購票、國內外套裝行程線上訂購、國內線上訂房、國內線上租車、線上辦理護照簽證、線上旅平險、旅遊資訊指南等,以量制價,其中國內機票保證全國最低價。

五、拍賣網站
線上拍賣主要是撮合買賣雙方的交易,賣方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經過買方上網找尋商品進行競標,拍賣網站提供一個虛擬空間供買賣雙方進行交易。

常見的四種拍買型式

  1. 英式拍賣(競爭性拍賣):拍賣當天進行競標,每一位競標者都知道當前最高價格,當價格超過心中保留價格時可立即退出競賽。常見例子:古董、藝術品交易市場、法院抵押品拍賣。
  2. 荷式拍賣:與英式拍賣相似,不同的是競標底價由高往低開始競標,拍賣關由下不斷的修正價格直到有競標者滿意價格而聲名購買時即為最終拍賣價格。常見例子:以色列魚市、加拿大的煙草銷售。
  3. 第一秘密投標(歧視性拍賣):將結標日公布,讓競標者在這一段時間內設定投標價,投標價皆秘密不公開直到開標當天公布,由最高投標價格得標。例如:民間自助會、公共建設BTO。
  4. 第二秘密投標:又稱Vickey auction,類似第一秘密投標,唯一差別在得標人為出價最高的人,其價格為第二高的出價價格。

Yahoo拍賣
2001年推出,2004年開始收費,將收費分成刊登費、特殊刊登費、底價設定費三種。

露天拍賣
2006年eBay與PChome聯合推出,該網站以沿用舊有的PChome拍賣平台為主,進行台灣eBay會員及刊登商品轉移程序。為了提供更多物件,露天拍賣推出簡易上架等多項服務,吸引業餘、潛在賣方將家中不需要的物品放在網站上拍賣。

隨者財政部宣布要對網拍業者課稅、網拍成本提升(行銷美編等等),提供七項網拍策略:

  1. 獨特的商品開發力:獨特的商品意味著不用和其他網拍業者拚價格,它有可能是不容易找到的商品,也可能是只能滿足小眾市場的產品,或是做工精緻具有獨特功能。例如Orange Bear從大尺碼女裝切入網拍市場。
  2. 專業的包裝說明:配上商品的細部照片及詳細文字說明,站在消費者立場撰寫產品說明才能讓消費者感同身受。
  3. 緊扣流行話題:和實體市場一樣顧客要最新、最時髦、最夯的商品。
  4. 別跟顧客爭辯:在網路上得罪一位顧客可能會損失數十位潛在顧客,賣家在衡量成本後應提供更多可降低顧客對網拍不安全感的服務。
  5. 賣場專業化:賣場必須具有獨特性及專業性,給予買家專業建議以增加賣場信賴感。
  6. 善用商店功能:設計賣場、分類、顧客關係維護、電子報,都能鞏固你的舊客源。
  7. 適時調整訂價及週期促銷:定期舉辦活動,例如搭售、集點、抽獎、網聚店促等活動,維持賣場熱絡。

 

六、團購網站(Business to Team,B2T)
使相互不認識的人藉由網路來聚集人和資金加大與商家的談判能力求得最優的價格。

Groupon團購網
美國最大團購網站,每天提供各種不同的半價超值優惠。2010年入主台灣三大本土社群網站「地圖日記」,改名為「Groupon Taiwan」,快速跨足台灣網路。2015年終止台灣區營運。

17Life團購網
前身是「午餐王」,主要整合實體商家,讓消費者在網路下單享受餐點外送的服務。2009年正式併入PayEazy,成為台新金控集團下的網路公司之一,並進一步提供全省宅配團購商品。午餐王全盛時期消費者一年內訂餐次數可達三百多次,更進一步協助小吃攤擴大經營規模建立品牌。與Coco、鬍鬚張合作,但2008全球經濟危機被併入PayEazy,改名叫17Life。是兩岸三地唯一存活超過三年的線上訂餐者,首創台灣第一家服務型商品團購網站;一般企業花錢對著空氣打廣告,能否創造實質消費不得而知,但透過17Life低折扣行銷卻可創造實際消費同時賺到在17Life一天頁面上免費廣告、330萬PayEazy會員店子報,以及成交後的口碑行銷,而17Life向店家收取成交量的五成費用。午餐王線上訂餐改變消費者行為,17Life則是創造消費者主動消費行為。

 

覺得這本書不錯?👉🏻👉🏻 👉🏻 點此購買

|電子商務雲端時代Electronic Commerce其他篇章|

電子商務雲端時代Electronic Commerce|《網路行銷篇》重點整理- 瑪掐Matcha

電子商務雲端時代Electronic Commerce|《行動商務篇》重點整理- 瑪掐Matcha


|版權聲明|

為因應惡質新聞媒體隨意盜文,防不勝防,轉載請保留下段文字

本文圖/文皆瑪掐|敏感星球創作,同步更新於Blogger平台,請認明作者瑪掐(Matcha)

若非上述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電子商務雲端時代Electronic Commerce|《概念篇》重點整理- 瑪掐Matcha, 並請保留本聲明!

 

潮霖資產

arrow
arrow

    瑪掐Matc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